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平台 > 苏轼研究院 > 正文
苏轼研究院
纪念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950周年暨密州苏轼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6 作者: 浏览量:

管院长应邀参加活动

管院长发言

10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院长、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管仁福教授,应潍坊市苏轼文化研究会乔云峰会长的邀请,在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参加了“纪念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950周年暨密州苏轼学术交流活动”。

管院长以“《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经典意义”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他从“守正创新”的角度分析指出,该词创作于宋神宗八年(1075),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展现狩猎场景,下阕“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则抒发报国之志,继承了《诗经·无衣》的爱国传统,体现了作者坚守家国情怀的“守正”内涵。管院长指出,苏轼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身上所具有的这种浓厚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我们当今大力弘扬学习。我们现在介绍苏轼,更多是讲他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但也应当看到这一态度的深层内核是他坚守儒家立场,以民为本、积极入世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这是苏轼与他欣赏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唐代大诗人王维明显的不同之处。同时,该词还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限制,以豪放风格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被清代刘熙载评价为“东坡词似老杜诗,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管院长强调,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传承就是要传承具有经典意义的文化,“一滴水可以见太阳”的文化。苏轼密州任知州两年期间共创作诗文209篇,其中“密州四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皆堪称经典之作。它们分别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怀念、对国家的热爱、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兄弟的深情,全面展现了苏轼的家国情怀与艺术成就。

此外,本次活动预告,明年将继续举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950周年纪念活动,体现了潍坊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在推动苏轼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发展方面的持续努力。

图文来源:管仁福 赵文丫

编辑:赵文丫

审核:管仁福 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