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 2025年徐州市全民阅读主题宣传活动暨市级机关主题读书月专题讲座在市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小礼堂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新闻出版局)、中共徐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主办,徐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徐州市出版物发行协会、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协办,徐州市级机关等单位约240人参会。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院长、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管仁福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现场
活动分为现场新书推荐、红色故事演绎、读书心声分享、儿童绘本阅读推广公益行动发布以及专题讲座五个部分。

市领导向学生代表赠书
管院长以《彭城七里——苏轼徐州文化遗产的独特品质》为主题作了约90分钟的专题讲座。管院长指出,徐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彭祖文化、楚汉文化、军事文化、运河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彭祖文化中的烹饪术、养生术影响深远,彭祖被尊为厨师行业祖师爷,其代表美食雉羹流传至今;楚汉文化方面,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汉文化景区和汉画像石艺术馆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军事文化上,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铸就了独特的地域品格;运河文化也在徐州有着丰富的遗迹,目前正处于普查规划阶段。

管院长讲座现场
管院长强调,历史名人文化是徐州历史文脉传承中最富活力、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因为历史文化名人的思想精神、人格风范、道德操守、成就功业可以直接感动感召后人。榜样的力量、名人的文化效应都是历史名人文化特有的品质。历史名人文化既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又不受地域文化所限,其代表人物既可以是徐州籍人,也可以是曾在徐州工作生活过的外地人,只要能为徐州的文化建设、文化创造做出过突出贡献,都可列为徐州历史文化名人。历史名人文化贯通古今,不拘于一时一地,一朝一代。徐州文化既是深厚多元的,也是兼容并包的,这也彰显了徐州文化的厚重和大气。
在诸多文化资源中,苏轼文化独具魅力。苏轼任徐州知州近两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带领徐州军民抗洪,并兴建黄楼,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与担当精神;面对旱灾,他积极求雨,还成功寻找到煤炭,解决了当地的燃料危机,其发现煤炭的事迹不仅改善民生,还对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此外,苏轼在徐州创作了300多篇诗文,为徐州的云龙山、黄楼等名胜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管院长进行演讲
谈到苏轼对徐州作出的贡献,管院长指出,苏轼在徐州留下的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民为本、遗爱于民”的黄楼精神,体现了他勤政爱民的坚定信念;《放鹤亭记》中表达的自由诗意的放鹤情怀,展现了他对自由人生的追求;他兼容并包的文化智慧,对当下徐州文化资源整合具有重要启示;“寓意于物”的审美理想,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智慧。可以说,苏轼文化为徐州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已积淀成为徐州厚重而珍贵的城市化基因。苏轼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传播苏轼文化,弘扬黄楼精神,这是我们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苏轼文化是徐州历史名人文化中最具文化力、生命力的精神文化、铸魂文化。它既取材于史实,又以苏轼文学作品为载体,人文内涵更丰富、更多彩,它对后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品格的影响和形成则更强大、更深入、更久远,它对徐州的人文软实力建设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都将起着更积极、更有效的推助作用。
管院长还讲到,苏轼作为世界级文化名人,入选法国《世界报》“千年英雄”,其文化是徐州历史文化名人中最具影响力的精神文化之一。在当下,弘扬苏轼文化契合文化强国战略,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徐州正打造“彭城七里”城市文化品牌,苏轼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的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和弘扬苏轼文化,将为徐州文化建设赋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扩大城市文化美誉度,激励徐州朝着“强富美高”的目标迈进,谱写新时代的文化发展篇章。
讲座过程中,听众听的认真专注,讲座结束后,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图文来源:管仁福 何玉洁 赵文丫
编辑:赵文丫
审核:管仁福 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