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双双,人文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保研至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曾获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徐州市“花开徐州,春满彭城”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安全让生活更美好”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徐州市大学生记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乐享生活”——plog创意设计大赛活动一等奖、“一心向党 我的入党故事”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画情结彩”中国结创意绘制活动一等奖、“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优胜奖等奖项,曾获国家奖学金一次、中国矿业大学三等奖学金一次,曾获中国矿业大学服务标兵、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以爱好拓展航道
作为一名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马双双热爱摄影,喜欢用文字和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促使她活跃于微电影、短视频等众多与拍摄相关的比赛,并获得多个奖项,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拍摄水平和专业能力。在采访时,马双双讲述了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比赛经历——在思政实践课老师吕婷婷的带领下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起初,她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投入拍摄实践,在比赛过程中,她和团队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耗费大量时间与心血构思搭建出的剧本被推翻、寻找演员却撞上考试周、实际拍摄场景与预想相去甚远……当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时,她也产生过后悔的想法,但看到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在绞尽脑汁地找寻出路、全心全意地投入创作时,又深深地被这种满溢而出的精神力所感染,内心不断积蓄起力量。历经长达半年之久的磨砺,在学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团队成功创作了微电影作品,荣获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
谈及比赛收获,马双双说:“这类微电影大赛虽然鼓励我们去天马行空地创作,但作为学生剧组还是要更多考虑实际,比如拍摄场地、拍摄成本等问题,需要充分调动手边已有的资源去构思。当然我们还是要勇敢尝试,探索未知领域未必不会有所收益。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微电影相关的比赛,但是一头扎进去实践后,很惊喜地和团队获了奖。”
理想与现实的接轨
马双双将自己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经历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大一时加入学校组织进行学生工作,她于入学时自学了PS、Ai等软件,在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了软件应用能力,但专业学习与学生工作之间失衡所带来的问题使得她认清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第二段是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的专业认知实习,这次实践经历让她的理想与现实正式接轨,认识到了每个职业都可能存在与设想不符的可能,要学会与之和解,接受生活的多样性,并且努力突破束缚。第三段是在独特视觉工作室的实践,此时她已经能够合理平衡专业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将热爱与现实交融起来,在学姐学长的指导下勇敢尝试了各类新鲜事物,学习如何经营、管理团队,提高了业务水平。回忆起这段经历,她说道:“我从中收获不小的勇气,此后更能够勇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适应各类环境。”
明确目标回归本职
大一阶段,马双双的成绩并不算优异。回首那段迷茫的时光,她坦言直到大一下学期开学后,结识了几位勤恳坚定、目标清晰的朋友,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规划应该是什么样的。慎重考虑后,她告诉自己应当树立更适合自己的目标,于是决定将重心放到专业课学习中去,决心先把学习成绩提上来。在那之后,她认真钻研每一个课程、每一个知识点,朝着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到了大三,在意识到自己或许有保研机会时,她制定了争取保研的计划,理清重点,将提高专业成绩放在了第一位,积极参加大创项目,最终成功保研至上海大学。
回望大学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马双双真诚表达了对新闻传播系老师的感谢。“我感激新闻传播系的每一位老师在我专业能力、个人品质上的雕琢,感谢张如成老师对我学年论文的耐心指导,感谢郭宝光老师在我推进大创项目无措时的包容,感谢曹洪洋、辛楠老师帮助我撰写推荐信并给出建议,感谢封雷老师在我出发夏令营前的紧急指导,感谢何双秋老师不断给我警醒,感谢每一位新传系老师在我预推免焦虑时给予我的鼓励与认可。在他们的支持下,我能够做好一切准备,最终收获了最适合自己的offer。”
在采访最后,马双双谈到了自己未来的目标,她将继续广泛阅读相关领域文献和学术研究报告,熟悉传播学领域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提升科研能力,认真思考走科研道路还是职业发展道路,在人生的旷野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并继续不断前进。并且她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广袤的旷野中都能勇敢地踏上征程,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这片无垠天地间,人文学子将追寻优秀者的足迹不断寻觅、尝试,让内心的梦想引领方向,绘制出独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