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我院于文科楼A110会议室举办“中国艺术之道——天文与人文”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赫云主讲,人文与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美术系研究生积极参与此次讲座。
首先,赫云教授通过比较中西方绘画,将话题引入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引导大家思考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差异是由天文导致的。接着,她从“文明的起源”、“时空观”、“天人合一观”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天文对艺术之道的影响。从文明的起源上看,文明是科学的,科学通过格物致知来获得。古人观天象产生天文历法,记录在礼器上,即“器以载道”,从而形成对时空的掌控来指导农时。发达的天文是发达的人文观念的象征。从时空观上看,人们知识体系的形成是从对时空有意识的规划开始的。“辨方定位,观象授时”,立表测影使时空的观念辩证统一。东方艺术承认时空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所以相比于西方艺术,中国绘画的内容不受具体时空限制,颜色也多以抽象色为主。从天人合一上看,中国艺术推崇“主客一体”,西方艺术推崇“主客体二分”,在各自文化的思想基础上,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容多以难以人为控制的山水为主,西方近代绘画的内容多以可人为操控的物体为主。而后,赫云教授与美术系教师就中国的美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赫教授认为,美育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应该向青年一代阐明文化自信的原因和做法,避免盲目自大。他们也在“体系化的美术文化教育”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最后,赫云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解答,至此讲座顺利结束。
通过本次讲座,赫云教授强调了“从传统艺术思想和知识体系中去探寻中国的艺术之道,不能简单从外来定义和概念入手”的观点,她认为我们不能放弃艺术的话语权和审美权,唯有如此,才有实现文化自信的可能。本次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