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人文学院在校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办“数智化进程中的新闻传播前沿论坛”。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龙,苏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传媒学院教授江波,以及《文汇报》江苏办事处主任张梅等应邀出席。我校人文社科处处长、人文学院院长张矛矛,期刊中心副主任、学报社科版执行主编、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李金齐,直属业务单位党总支书记方跃平,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龚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副总经理潘俊成,以及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的师生共50余人参加活动。会议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汤道路主持。
论坛现场
张矛矛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她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与发展现况以及在促进能源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她还特别介绍了我校新传学科所走过的30年办学历程,在新传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近年来为推动新闻与传播专硕点建设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她诚恳希望与会专家不吝赐教,传递前沿学科信息,传授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带动我校新传学科入主流、显特色,尽快提升整体水平。
陈龙教授作了题为《自动化社会来临:技术迭代背景下的传播重构》的报告。他从一个关于谷歌公司最新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AIGemini的短视频讲起,认为我们这个本已深度媒介化的社会,正随着Web3.0到人工通用智能(AGI)的技术迭代,而由网络时代的“去中心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再结构化”。陈龙教授指出,新技术的运用影响人们的媒介实践,媒介实践成为“惯习”后又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制度化建构,进而产生新的社会形态。在人类走过大众传播时代的规训社会、电脑时代的控制社会以及Web3.0时代的去中心化社会之后,现正步入AI技术时代的自动化社会。在这个社会,算法深入我们的生活,虽能带来各种“便捷”,但算法窥视和算法殖民无处不在,也使得个体成为算法网络中的囚徒和被奴役者。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迫切需要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和深入分析。
陈龙教授在作报告
江波教授作了题为《学术期刊新型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的报告。他认为,共同体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组织形式,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的历史产物,理应回归学术共同体。无论学术期刊的学术生产、学术传播还是学术评价,都由学术共同体成员来保证、推动和完成。学术期刊的水平差异、风格品行和环境秩序分别决定于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成果、成员高度和学术公正性。新闻出版事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由之而带来的学术理念更新、编辑出版技术进步和传播渠道拓宽正推动新型学术共同体的产生。
江波教授在作报告
在研讨环节,部分教师和同学围绕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等问题,与陈龙、江波两位教授以及传统媒体代表——《文汇报》江苏办事处张梅主任等展开座谈。
最后,李金齐教授进行总结。他首先对陈龙、江波二位教授和张梅主任应邀出席此次论坛表示感谢,然后高度评价了陈龙教授和江波教授的学术报告。他认为,陈龙教授的报告立足于学科发展历史和深厚专业背景,对于我们做好新传学科发展工作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而江波教授的报告发出对学术期刊发展回归学术共同体、建立实现学术价值共创的学术生态圈的呼吁,为我们进一步提高学术生产的质量、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指明了道路。他还对进一步推动我校新传学科点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
李金齐教授作总结发言
这次论坛的举办,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意义。去年11月ChatGPT的问世,再度引发人们对新闻传播行业发展前景以及未来趋势的热烈讨论,社会发展也对新闻传播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历史又赋予了新闻传播学科一个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利用数智化赋能,推动新闻传播学科重构以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数智化转型,人文学院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开拓学术资源,力争为新传学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次会议,不仅使与会师生深刻认识到传媒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也增强了他们对于新技术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信心。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科意识、研究方向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一定会积极投身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矿大新传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金筱暀
图片:张硕卿 刘宇豪 韩飞宇
审核: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