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平台 > 苏轼研究院 > 正文
苏轼研究院
讲座回顾丨苏轼在黄州——“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发布时间:2024-10-17 作者:

10月10日下午,苏轼研究院邓心强副教授在中国矿业大学镜湖大讲堂开讲“诵读经典,走近苏东坡”系列讲座第三讲:苏轼在黄州——“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邓心强老师进行讲座

讲座伊始,邓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苏轼研究院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并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热场互动。接着进入到本次讲座的主题:苏轼在黄州的生活、心态及其精神支柱。

讲座现场

邓老师指出,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苏轼黄州时期生活方式的审美意义在于,开创了士人在困顿中建立功业之路,提供了于背逆之际注重精神追求、实现人生成功的范式。

困顿的黄州时期,苏轼以“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的杜甫作为楷模。到黄州后,苏轼生活困顿,说道:“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然而,当他听到岳鄂间农民因贫穷而溺婴的消息,“闻之酸辛,为食不下”,连忙写信给朱寿昌太守要求革除陋习(《与朱鄂州书》),并表示“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当出十千”((黄鄂之风》)。逢大雪盈尺,他深切忧虑雪中的百姓:“舍外无薪米者,亦耿耿不寐,悲夫!”(《书雪》)正是这高尚宽厚的仁爱情怀,使他身处厄境而尽力地为黄州人办好事。在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他说:“夫天岂以刚故健哉?以不息故健也。流水不腐,用器不蛊,故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强则日长,偷则日消。”正是在这种信念和精神支撑下,他辛勤地读书、写作,每晚三更后方就寝入睡。居黄期间,苏轼的文学创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四年多的时间,他创作词约66首,诗220多首,赋3篇,文170多篇(含小品),写书札约288封,作品累计约747篇,可谓洋洋大观。

接着,邓老师进入讲座的第二部分:东坡居士形象与文化精神的建构。苏轼成功地调整了黄州时期的生活方式,最完美、最切实、最生动地展示了东坡居士形象,而成为东坡文化精神的象征,为后世文人士大夫所仿效。

苏轼在黄州时期,政治生活环境险恶:他被剥夺了人身自由,黄州以外的地方是不能随意去的。他说:“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与陈季常》)进而产生强烈自悲感:“念以重罪贬斥,不敢复自比数于士友间,但愧缩而已。”(《与蔡景繁》) 苏轼是如此坦露心肠:“处患难不戚戚,虽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与赵晦之》)苏轼的聪明和成功之处就在于善于排遣消释苦闷忧患。

一方面,从《答秦太虚书》和《黄州安国寺记》等作品里看出,他或者冬至后在天庆观道堂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或者“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做到物我相忘,身心皆空。宗教的人生态度和价值标准,在苏轼身上发挥了作用,帮助他调整内在价值结构、提高人生道德境界,从而排遣了心灵的压抑,恢复心理平衡。其次,苏轼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与转换:“苏轼素来喜结交,人缘佳。”《寥花洲闲录》载:“苏子暗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苏轼常言:“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院乞儿。”第三,苏轼通过扩大交际圈,增添心理窗口。在登州还朝写给黄州友人的信中,苏轼说出这样充满感激的话:“某向者流落,非诸君相伴,何以度日?”(《与潘彦明》) 像陶渊明、杜甫那样,亲自参加劳动,以解决“乏食”之急,展现了东坡的躬耕形象。此外,他与黄州人的交往,带有十分浓烈的艺术情趣,使他的黄州功业在与黄州人的交往中得到艺术的实现。苏轼在与黄州人广泛社交中,以诗酒风流的方式,创造了文学的辉煌成就,也展示了旷适的东坡居士形象。同时,在与黄州人的交往中,他运用幽默的力量,拉近了与黄州人的感情距离,活现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语)的形象。苏轼在黄州往往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展示出在困境中领略山川形胜,从中体会人生之适的境界。并且,苏轼在与黄州人的交往中,注意研究烹饪艺术,特制了东坡菜与东坡小吃,“为中国烹饪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辉煌灿烂的饮食文化的繁荣,作出了突出的、数一数二的重大贡献”。

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云:“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晚年于《自题金山画像》中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心态常常达到超脱放旷的人生境界,是“今我”觉察到的与“故我”不同的对生命价值的新认识。

“乌台诗案”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在黄州时期苏轼“始自筑雪堂,亲耕东坡”,走向民众、走向自然。这也是苏轼思想矛盾斗争最激烈、精神最痛苦的时期,他从无法摆脱的现实苦恼走向寻求精神安慰,取佛老的空静通达以处忧患,以释苦闷。笑向刀丛、不畏生死的英雄代不乏人,但是在残酷的政治打击面前仍豪放不羁、畅怀高歌的文学家却不多见,苏东坡就是极特殊的一个。面对困厄处境,苏轼依然表现出“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王禹偁《三黜赋》)的坚贞自守的品格和“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的勃然生气。谪居黄州的东坡兼收三家思想于一身。其思想的复杂性体现在: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儒学精神,又有“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的道家风采,还有“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坛经·付嘱品》)的释者情怀。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邓老师谈到苏轼在黄州嬗变给我们的当代启迪。首先是直面人生的变故与挫折,积极寻求精神支柱,追求自适。第二是在逆境中磨砺,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第三要发扬士人精神,皈依山水,走近大自然,通过创作升华自己、成就自己。第四是要打开心灵窗户,融入百姓生活,培养爱民情怀。第五则是聚焦经典个案,全面学习其人格和精神,化入平时学习、工作中去。

苏轼在黄州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与升华,同样也完成了文学上的一次蜕变,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文学上的一片瑰丽宝库,也以其精神境界成为了我们在逆境中汲取力量的能量之源。

苏轼研究院院长管仁福教授对本次讲座做点评。苏轼在黄州困顿时期的生活方式,及以这种生活方式建立“平生功业”的成功实践和他超越失意人生为诗意人生,这成了他黄州生活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也是苏轼精神的灵魂。苏轼一生具有兼容儒释道思想的文化智慧,但他安身立命的学问仍然是儒家思想。他在黄州失意时仍然念念不忘儒家的“遗爱”精神,如“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在黄州期间他还写过一篇《遗爱亭记》,阐释了遗爱的精神内涵和崇高意义。现在黄冈人民继承了苏轼这一宝贵的精神遗产,还建有“遗爱湖”以示纪念。邓老师通过潜心研究和精心的准备,带领我们走近了苏东坡的心灵世界。同学们应学习东坡直面挫折的勇气和顽强的精神,在生活中体悟东坡精神。

管仁福院长进行点评

讲座结束还有现场赠书活动,同学们拿到这本由苏轼研究院组织编写、邓心强老师和李贞老师主编的《大学生苏轼诗词文诵读精选》兴奋不已,纷纷排队请邓老师签名。

赠书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由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镜湖讲座中心主办,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协办。

讲座合影

图文来源:管仁福 刘玉清

审核:管仁福 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