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苏轼研究院师生乘车前往安徽宿州夹沟镇头寺、草场村(白居易笔下朱陈村,一说也是苏轼笔下的朱陈村)考察,由徐州电视台原著名主持人赵胜昔先生一路讲解。
师生一行首先来到了位于泉水叮咚的夹沟香稻米基地的镇头寺,镇头寺古时隶属符离,历史源远流长,随朝代的演变,不断更名,又称“流沟寺”“龙顶山寺”“呵泉寺”等。赵先生为我们讲解了镇头寺的历史。
镇头寺石碑面前,赵先生面对石碑上记录的诗篇,为我们讲述白居易年少在符离的生活经历。
783年,因避“安史之乱”,白居易举家迁居符离县毓村(今宿州市符离镇南),在这段日子里,白居易昼夜苦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偶尔也与三五胸怀天下、立志报国的文友,于流沟寺古刹的苍松白云间,谈古论今,更是与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等人共称符离七子,在符离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二十二年,直到为官调任才离开。对于白居易来说,符离是他的故乡,每每提及都以“故居”“故园”相称,因此他在符离留有多首传世名篇。如“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题流沟寺古松》),“惟有流沟天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乱后过流沟寺》)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更有碑刻上广为流传的诗句:“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寺庙内银杏参天,柏松傲立。师生们都被眼前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所吸引,纷纷合照纪念。有的师生更是直接吟诵《题流沟寺古松》中的诗句“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驳落紫龙鳞。”拥有六百年悠久历史的银杏树,见证着镇头寺历史悠久的同时,也寄寓了白居易的个人心境。
随后,离开镇头寺向北经过有小川藏线之称的盘山路进入白居易笔下的朱陈村,朱陈村即现在的草场村。登临山顶,遥望着远处的村落,赵先生分别介绍了苏轼笔下和白居易笔下的朱陈村,以及学术界对朱陈村地址确定原因和种种争议。
朱陈村最早在白居易的诗作《朱陈村》中出现,这首诗描绘了朱陈村淳朴的民风和幸福的生活,使得这一村落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美好境地。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朱陈人,死为朱陈尘。”充分展现了朱陈村人民自给自足、和谐安宁的生活状态。白居易的诗作不仅让“朱陈村”这一地名广为人知,也使其成为了文学上描绘乡村和谐生活的经典意象。同时,朱陈村也承载着白居易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灵感来源。
苏轼对朱陈村的兴趣和了解源于他在徐州任知州期间。苏轼经常到丰县、萧县一带视察民情,对朱陈村及其周边地区有着深入的了解。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在赴黄州途中经过岐亭(今湖北麻城),在朋友陈慥(字季常,别号方山子)家住了五天,期间可能接触到了与朱陈村有关的文化材料或画作。在陈季常拿出所藏《朱陈村嫁娶图》请苏轼观赏时,苏轼对图中的景象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并作诗表达了对朱陈村的赞美。他在诗中写道:“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这里的“朱陈旧使君”指的是苏轼自己曾任徐州知州,而“杏花村”则是对朱陈村美景的一种诗意描绘。
考察团的最后一站是位于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的天门寺,这里保存了完整的佛教建筑和文化遗迹,展现了天门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师生们在这里参观寺庙建筑、佛像等文物。在欣赏奇石抱树的自然景观时,赵先生提到了苏轼的名画《木石图》(又名《枯木怪石图》),这幅画是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在创作此画时,苏轼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以枯木怪石自喻,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傲然独立的精神风貌。
在考察的尾声,师生集合在天门寺门前的“悟”“心”两块巨石前合影,作为本次考察旅行的纪念。本次考察有助于下一步对苏轼与白居易研究的开展,增强了对苏轼研究的宽度,系统地对苏轼及其文化网进行联系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见闻。
管院长最后总结道:“虽然最后也没有确证苏轼笔下的朱陈村和白居易笔下的朱陈村就是一个地方,但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了师生们对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大文学家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深切的爱民情怀的理解。目睹历史遗迹,思接千载,体会先贤情怀,感悟历史人生,这可能是我们这次考察的最大收获吧。”
图文来源 / 王诗缘 刘玉清
编辑 / 张瑞琪
审核 / 管仁福 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