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师生在线 > 学子风采 > 正文
学子风采
周青莹:纵有荦确,铿然曳杖
发布时间:2024-03-25 作者:

周青莹,女,共青团员,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保研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曾获2021年主题教育及征文活动江苏省一等奖、中国矿业大学特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大学英语组三等奖、2023年第九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英译汉本科组三等奖,获中国矿业大学三等奖学金一次、中国矿业大学二等奖学金一次,获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学海无涯,兴趣为舟

最初,周青莹进入矿大时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在外文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选择转入中文。转专业并非易事,对中文的热爱促使她做出了抉择,得益于兴趣的引航,使得她在保研的道路上乘风破浪。转专业后,求学心虔的周青莹并没有停滞英语学习,她深谙英语在求学与求职中的重要性,因此将两门语言融会贯通,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次斩获英语类奖项,为个人履历屡添风采。

及至保研预推免阶段,她选择了最喜爱的古代文学方向,该方向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热门分支,存在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同时她还面临着没有参加过任何夏令营的困难,这使她在准备预推免时不免有些底气不足。种种境况加剧了她的焦虑与不安。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融入日常生活中对文学的热爱与辛勤付出,使得实力过硬、底蕴足深的周青莹最终上岸,成功保研至心仪院校并且就读感兴趣的专业。

学路漫漫,爱好常伴

周青莹知晓“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的道理。在求学过程中,她博览群书,广泛阅读关于诗人词人的笺注校注,出入文字内外,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与文学创作,更亲践山水,遍访名人故居,体察他们千百年前的喜怒哀乐。闲暇时间,她还流连于各种博物馆,浏览故纸堆里的趣闻轶事,邂逅那些只存名于典籍里的古人,立于平面的人物形象与平白的文字皆跃然纸上,化作她知识的渊薮、胸间的丘壑。

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提升自身能力。据她所言,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首先,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则更考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形成合适的社会实践主题,将它实施出来并获得较好的成果,形成一定社会效益,需要我们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其次,学习多数情况下是个人的学习,而社会实践需要团队合作,在合作中我们通过与他人沟通交流,互相帮助,相互影响,有助于锻炼个人的沟通协作能力。

学山有径,携梦攀登

被问到最喜爱的文人时,周青莹并未犹豫地提起了大文豪苏轼,《东坡》中的诗句尤其令她深受触动“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首创作于黄州时期的诗,写尽苏东坡独步于嶙峋山石间,在“铿然曳杖声”中自有一份清旷、淡定与从容。她谈到,没有“荦确坡头路”,也就没有“铿然曳杖声”,苏轼以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对待挫折,始终怀抱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深深激励着她,也指引她一路求学进取,并且试图达到这种将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浑然一体的境界。她深深地爱着并钦佩着苏东坡的这份襟怀和气度,也希望自己在今后人生的某个时刻,能达成苏东坡的至高精神境界。

目下,周青莹已经成功保研,即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继续深造,但她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旅程还没有结束。在采访中,她也谈到了对剩余的大学生活的安排,表示自己将会积极与导师沟通,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完成有关创新创业实践的课程调研,为四年本科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外,还会利用其余时间多看看与专业相关的期刊与书籍,了解学科前沿,增强专业认识,拓宽个人眼界,提高综合能力,为读研做好准备。

在本次采访中,周青莹真挚地向我们分享了她的诸多见解与体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面对挑战、坚守热爱以及勇敢寻梦,这些都为我院学子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和精神滋养。在未来,她一心问学的赤子之心也将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春未老,人亦年少,愿我们都能趁此韶光,扬帆起航,劈波斩浪,追逐辉煌!

图片来源:周青莹

文字来源:葛瑶瑶 陈荟彬

审核:刘宁 张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