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4日,“知更鸟”我家有条大运河——运河循迹实践团队以大运河为研究对象,深入徐州、扬州、淮安三地,探索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估其生态现状,并通过采访与宣传,提升公众对大运河保护的意识。
7月9日至11日,实践团队深入徐州实地考察运河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徐州这座古老的城市见证了大运河的起源与发展。队员们走访了徐州本地的历史遗迹,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大运河对徐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团队成员收集了大量关于大运河早期形态与功能变迁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走访运河遗址并进行记录,累计拍摄照片200余张,为运河保护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团队开展了3次采访,记录了当地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与情感,梳理了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同时关注运河沿线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运河文化的现代价值,为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实证支持。
实践队在蔺家坝船闸合影
实践队在窑湾古镇合影
7月11日,实践团队深入淮安实地考察运河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淮安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其生态保护问题引起了实践队的极大关注。团队通过走访运河遗址、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梳理了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同时关注运河沿线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运河文化的现代价值,为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实证支持。实地考察实践队对运河遗址和以运河为基础进行建造的建筑进行了记录,累计拍摄照片100余张,为了解运河提供了重要资料。文化访谈团队开展了3次采访,记录了当地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为运河文化宣传提供资料。
实践队在大运河广场合影
7月11日至14日,实践团队深入扬州实地考察运河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扬州,自古以来便以大运河而兴。实践团队通过走访运河遗址、采访当地居民等方式,梳理了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同时关注运河沿线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运河文化的现代价值,为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实证支持。实践团队分为两支小分队:实地考察实践队伍共同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瘦西湖、东关街、大明寺等运河遗址地,累计拍摄照片200余张,为了解运河提供了重要资料;文化访谈团队开展多次采访,记录了扬州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为运河文化宣传提供资料。队员们参观了古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景点,采访了多位当地居民,深入了解大运河如何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及其对扬州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
实践队成员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前合照
成员在大运河博物馆内参观
“运河循迹”实践团队的探索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大运河的深度调研,更是一次高校学子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团队成员不仅丰富了自己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深刻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文字:赵芯冉 张晓敏
图片:陈梓晗 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