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长廊 > 正文
学术长廊
日本九州大学东英寿教授应邀来我院开展讲座
发布时间:2025-11-19 作者: 浏览量:


 东英寿教授开展讲座

11月16日下午,应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及苏轼研究院邀请,日本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九州中国学会理事长兼会长东英寿教授在文科楼B212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吉州本《近体乐府》考”学术讲座。人文与艺术学院2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讲座由中文系教授闫续瑞主持。

东英寿以宋代编撰的欧阳修词集为切入点,聚焦收录于南宋庆元二年周必大于吉州编纂的《欧阳文忠公集》中的《近体乐府》三卷,系统阐述了吉州本与明清时期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等在词作收录数量上的差异。结合其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实地调查经验,他对这些差异展开了深入剖析,厘清了版本流变的真实情况。他认为在考察词集不同版本内容差异时,研究者应充分利用珍稀文献与当代科技手段,开展多版本比对工作,辨明异同,并探究其背后的成因。在梳理版本系统及其内容演变时,东英寿提到,部分古籍因被列为国宝级文物而无法直接复制,研究者需通过科研项目申请或借助缩微胶卷等方式获取资料,构成实际研究中的挑战。他还分享了在北京大学同仁协助下查阅受限文献的经历,强调了跨国学术交流在推动文献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日本对苏轼的研究现状”“欧阳修与苏轼在日本接受程度的差异”“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所面临的困难”“古籍校勘研究所需的核心素养”“中日关系对日本民众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以及“长期学术研究的动力来源”等问题踊跃提问。东英寿教授认为研究者需以兴趣为引导,夯实专业基础,秉持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方能在长期学术探索中保持动力与严谨。

讲座最后,参会教师代表、副教授栗山雅央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东英寿教授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欧阳修词集版本差异的认识,实现了文学与历史的互证,充分彰显了国际学术交流的价值与意义。

 

图文:张敏嘉、顾一凡

一审:刘青

二审:姜媛

三审:赵红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