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10-29 作者: 浏览量:

5EE9B7

讲座现场

FA2E

杜骏飞教授开展讲座

201B6

讲座现场

1CD50

互动环节

13B80

签名留言

1A93E

现场合影

10月25日下午,由中国矿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人文与艺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美育中心主办的中国矿业大学“文昌讲坛”第八期报告会在南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研究员杜骏飞应邀作“常识课:决定人生的元能力培养”主题讲座。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祁慧勇、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邱雪玫、党委副书记姜媛及22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作为中国“常识教育”的倡导者,杜骏飞教授结合彼得·蒂尔、纳瓦尔和巴菲特的名言以及青年学生的身心成长问题引出主题,系统阐释了“常识”和“元能力”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的重要意义。杜骏飞教授认为,常识教育包含常识认知、价值判断和元能力培养三个核心维度,其中元能力包含观念能力、情感能力、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和内省能力,从把握方向到察觉感知、深入理解,而后实现社会化与自我教育。他强调,常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和心力”融为一体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质十分宝贵。特别是在在学历价值面临重塑的AI时代,元能力作为“培养能力的能力”,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尤为关键,它帮助青年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既保持对社会的敏锐感知力,又构建起系统的理性思考框架,从而实现感性发展与理性培育的平衡,培养同学们既具备感受美的能力,也拥有创造美的素养。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艺术创作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于元能力培养的影响”“人际关系中的困境求索”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杜骏飞教授勉励同学们以常识为基石,用美育滋养心灵,在专业训练的同时保持对事物本质的思考,既要深耕专业领域,也要拓宽认知边界,在成长道路上保持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在社会高速发展、人的本质价值常被效率与功利遮蔽的当下,教育向常识回归,已经成为唤醒个体意识、守护育人初心的重要路径。本次讲座不仅为我校学子的能力素质培育注入了鲜活养分,更以常识教育为纽带,推动青年学子在认知、情感与价值观层面的主动探索,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字:刘语翎 赵然然

图片:赵倬艺 倪艳婷

一审:刘青

二审:姜媛

三审:赵红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