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团深入煤矿采掘一线与矿工实地交流

“对谈小组”与矿工们进行“心灵之旅”对谈

“音乐疗愈小组”组织矿工开展活动
10月18-21日,人文与艺术学院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考察调研。院长邱雪玫,副院长刘振,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曹洪洋,美育中心教师王伟卓、郭惟伊以及音乐学、新闻与传播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调研。
本次调研是学院聚焦“十五五”规划,推动能源人文研究,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实地考察矿山风貌和矿工生活所举办的系列调研活动之一。考察团首先来到上湾煤矿,深入井下采掘一线,在8.8m超大采高综合采掘工作面,与矿工们近距离沟通交流,亲身体验井下作业环境,了解井下工作流程和煤炭开采过程。随后,考察团分为两组,分别与矿工开展“心灵之旅”对谈和音乐疗愈活动。
对谈小组围绕能源理解与认识、矿工岗位职责与荣誉、矿业精神构建与传承、家风建设与幸福体认、职业发展与未来展望等主题与矿工们展开对谈。参加对谈的矿工分别来自掘锚队、综采队和准备队,他们中既有支部书记和队长等基层干部,又有毕业于音乐表演专业但在矿山从事机电维修工作、自学成才的技术员;既有一直扎根矿山的矿三代,又有今年研究生毕业、入职仅30余天的新矿工,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通过对谈交流,考察团对于新时代矿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顾大局”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有了深入了解,对党领导下的煤炭行业百年发展历程中的优良传统有了深切感悟,对于如何在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凝练和升华煤炭行业核心价值有了初步设想。
音乐疗愈活动的主题为“音乐与矿山的共鸣”,共有13位一线矿工参加。包括采煤工人,负责机电、通风和安全的技术员,以及地面辅助工作人员。音乐疗愈小组精心设计了“深度音乐解压”和“集体节奏共创”两个环节,通过“音乐感知”“集体表达”和“创作赋能”三阶段的活动,引导参与者释放压力、充盈内心积极能量。在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中,矿工们摆脱了高噪声环境和高压工作状态的影响,享受了身心的深度放松。在共创环节,矿工们在小组成员的专业指导下,共同参与奏响“矿工节奏”的表演。活动结束后,他们纷纷表示“像给大脑和身体洗了个澡”,对于音乐所带来的精神抚慰和双向赋能作用给予积极的评价,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
10月20日,考察团一行赴神东集团党校(教培中心)参观考察矿工安全培训与实操训练基地,并与集团党校领导及主要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神东党校(教培中心)常务副校长、党总支书记王国青首先致辞表示欢迎,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以安全培训为核心的“五大工程” “十大体系”以及“智慧党校”建设等工作。邱雪玫结合学院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能源人文学科方向建设与未来发展规划。双方围绕矿工安全培训领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工学矛盾解决、数智化技术运用以及案例研究、实践课程开发等问题展开交流,对今后双方合作的方向和空间进行了探讨。
通过本次考察调研,学院对于新时代煤炭企业发展有了直观了解和直接体验,切实认识到推动能源人文学科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邱雪玫院长在考察期间谈到,煤炭是工业的粮食,矿业是工业化重要支柱,矿工则是“开发矿业,开采光明”最直接的使命担当者。作为建设能源资源特色高校的人文研究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明确任务,经常深入煤炭企业一线,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与能源企业合作探索能源人文发展新领域,努力解决新时代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图文:段新宇、陈梓康
一审:刘青
二审:姜媛
三审:赵红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