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我院干部师生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召开反响热烈

发布时间:2025-09-08 作者: 浏览量:

学院机关党支部集中观看阅兵式

2025级新生集中观看阅兵式

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组织集中观看阅兵式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院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收看纪念大会,反响热烈。

2025年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不仅是一场军事盛典,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无论是天空中翱翔的战鹰,还是地面上整齐的队列,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我国的强大军事实力,身为中华儿女,我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这场阅兵给予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既要铭记来路的艰辛,更要坚定前行的方向,既要铭记历史的重量,更要承载未来的荣光,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培养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更是能驾驭时代洪流的掌舵者。

——院长 邱雪玫

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盛大的阅兵式,内心感慨万千。80年前,中华民族以惨痛代价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肩负使命。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情怀、艺术素养与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引导师生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精神传承与教学科研实践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人文之思、艺术之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矿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党委副书记 姜媛

观看“胜利日”阅兵活动,我感觉非常震撼,为祖国的强大倍感自豪。战旗猎猎映长空,钢铁洪流震山河,抗战老兵颤抖却坚毅的敬礼,更让我读懂今日强大的来之不易。当新型装备列阵而过、空中梯队划破天际,深为祖国的崛起热血沸腾,自豪感在心中汹涌。身为人民教师,我深知“强国”二字不仅是阅兵场上的震撼,更需薪火相传的坚守。我将把这份震撼与自豪化为教育的动力,深耕课堂、培育栋梁,以师者之责助力学子成长,让他们接过复兴接力棒,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砥砺前行。

——教学副院长 刘振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之后,我深切感受到我国在长期发展中积聚的和平力量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深切感受到中国军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爱国情怀和崇高使命感,深切感受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 王鑫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涣散走向团结、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现代中国国家建构(State Building)进程中一次至关重要的“压力测试”和“精神熔炼”。80年前的胜利,是这个古老民族凤凰涅槃的起点,也是人类文明拨乱反正的里程碑。它从法理上确认了正义必胜的规律,从政治上重塑了一个走向团结自强的中国。我们纪念历史,不仅是回望过去,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理解中国当前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法理正当性,从而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而不懈奋斗。

——法学系教师 周勇

大阅兵不仅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历史大课。三军将士铿锵有力的整齐步伐、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磅礴气势,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军队保卫祖国的强大实力和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从“飞机飞两遍”到“空中战鹰列列”,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辉煌历程。通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现实行动,阅兵传递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远寓意,鼓舞着全国上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阅兵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激励青年一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传播学系教师 何珍

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今天的阅兵式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强盛,是艺术创作最坚实的后盾,而艺术的繁荣,亦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阅兵仪式无论是分列式铿锵有力的步伐节奏、装备阵列的磅礴气势,还是军乐团演奏的雄壮旋律,都体现了高度协调的统一美和力量感,这种纪律性、协作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艺术精进的基石,是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的追求。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现场的演奏演唱以及官兵们高亢的口号,让我们产生一种集体情感的共鸣,这正体现了音乐中“和声”的作用——个体融入集体,可以迸发更强大的感染力,这提醒我们,音乐不仅是技术,更是凝聚人心、传递情感的艺术,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艺,更要强调合作精神(如合唱、合奏),让他们在艺术中体验集体荣誉感与家国情怀。阅兵既展示传统,也凸显创新——既有经典元素的保留,也有新装备、新技术的首次亮相,音乐教育亦然,我们既要扎根传统,传承中华优秀音乐文化,也要勇于创新,探索跨学科、跨媒介的音乐表达。作为音乐人,或许不能直接驰骋沙场,但可以用音符谱写时代强音,用艺术弘扬中国精神,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以艺术之心,致敬强国之力。

——音乐系党支部书记 朱文

2025年9月3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在这气象万千的紫禁城上,又一次发出了中华儿女们振聋发聩的呐喊!在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为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之决心,鼓舞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阅兵仪式,更让世界瞩目,不仅展现了中国军队发展之精良,更是对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际影响力起到了关键作用。生在盛世,作为时代新青年,更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发展而砥砺奋进,绽放新时代应有的灿烂光芒。

——2025级音乐学专业学生 杨卓闻

八十年光阴流转,长安街上的硝烟早已散尽,而今在九月的晴空下,我们又一次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铁骨雄风。观看此次阅兵仪式,我深受震撼,信受鼓舞。老兵布满皱纹的脸庞、颤抖的军礼,让屏幕前的我们热泪盈眶,正是他们曾经扛起了国家的存亡。这次阅兵不仅展示我国军事实力,更是一个传递记忆的平台,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深刻认识到应该用行动去践行此次阅兵的重要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应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祖国美好的明天书写青春华章。

——202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 王小鸥

当晨曦为长安街镀上金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如期而至。徒步方队踏响的每一步,都似在与80年前的烽火岁月共振,那挺拔的身姿里,藏着中华民族永不弯折的脊梁;铁甲洪流中,无人装备的科技锋芒与新型导弹的威慑力量交相辉映,诉说着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的沧桑巨变。当空中梯队的战机掠过天安门上空,机翼下的彩带与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同频舞动,我忽然读懂:这场阅兵从不是简单的力量展示,而是对先烈的告慰、对和平的宣誓。身为汉语言专业学生,我更当以笔为刃,记录这盛世荣光,让民族精神在文字中永续传承。

——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王梓怡

观看九三阅兵,当空中梯队以战机编队组成“80”字样飞越天安门,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以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等方式,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我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让我眼前一亮,信息支援部队、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多个新兵种,以及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群首次亮相。当飞机带着14道彩烟飞越天坛,当联合军乐奏响《松花江上》,当和平鸽在天安门前飞舞,我心潮澎湃,这场阅兵让我坚信,只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平,让先烈们的牺牲不被辜负。

——2025级法学专业学生 马佳妮

图片:刘勇 赵倬艺 陈华宇

一审:刘勇 刘青

二审:姜媛

三审:赵红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