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新世纪二十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境遇与走向”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院举办。我校及校外各级领导专家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矿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张矛矛致辞。她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使命担当并表达了对矿大的人文社科的期望。人文学院院长史修永在致辞中介绍了人文与艺术学院的“兴文”战略,表达了建设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特色团队的愿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白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现代室主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赵稀方在线上发表开幕式致辞,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黄宗之也赠书祝贺并表达了对学术论坛精彩展示的期待。本次开幕式由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汤道路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与史料意识展开第一场专题会。南京大学刘俊从新世纪二十年,反思了世界华文文学的道路。中国社科院赵稀方围绕香港讨论华文研究文学走向。厦门大学朱双一对比世界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区别,摆正世界华文文学位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德才从现代传媒看世界文学研究,重建历史语境。山西师范大学郭俊超看到了五四新文学、日本文学对台湾文学的影响。浙江工业大学周启星对比了中西方对文化研究方式的不同。几位报告人的观点给予了新的思考切入参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场专题会围绕“马华文学”展开。浙江大学翟业军从三个方面探讨《流俗地》的特质。暨南大学温明明关注了鲁迅的境外影响。黄敏探讨了黄锦树马共书写的独特描写以及背后的反思。江苏师范大学王艳芳点出当今对于马华文学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矿业大学朱云霞深入探讨了跨媒介融合对还在华文文学的研究和书写有很大的推动,同时探究了《流俗地》对地方感的营构以及在看不见的地方如何表现“俗”与“变”。最后由南京大学刘俊对会议进行评价。
第三场专题会以性别视野与跨域经验为主题展开。武汉大学赵小琪从叙述人记忆、读者阅读、互文性文本三个方面对欧美华人女作家自传性作品的不可靠性进行解说。华南师范大学凌逾对张翎小说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张翎与严歌苓的相似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重岗论述了赵淑侠小说的叙事伦理性,肯定她作出的重要贡献。徐州工程学院沈玲从张爱玲独特色彩运用手法出发阐明了色彩在小说中的作用。最后浙江大学翟业军对本场报告进行了评议。
第四场专题会围绕北美及香港文学研究展开。暨南大学白杨分析了对于“金山”描写的历史演变与在这过程中诞生新的历史表情。大连理工大学戴瑶琴从“新生代”、“中国故事”以及“文化选择”三个方面出发对北美华文小说展开探讨。东南大学张娟分别从三个板块讲述全球化视野下的“新国民性”批判与文明重建困境。江苏社科院邓瑗以90后作家为讨论对象研究香港文学出现的新动向并归纳出90后小说的特征。江苏师范大学王至彬与中国矿业大学杜未未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介绍了陈河的创作经历和人物影响,总结出陈河在世界视野的空间建构路径这一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徐州工程学院赵皙分析了其作品中包含的以方言认同为基础的想象中的“语言共同体”。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重岗对会议进行了评议并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悟。
闭幕式上,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俊、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王青总结致辞。此次学术论坛的举办为今后的新格局中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开放共建文学共同体的进程,促进和加强了海内外从事华文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华文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