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平台 > 正文
研究平台
“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2023-07-04 作者:


一、组织构架与人员情况

主任:朱云霞

副主任:王丹丹 杜未未

成员:王丹丹 朱云霞 杜未未、辛楠、栗山雅央、牛菡、金仙映、董德、王星等

志愿者:各专业研究生

二、宗旨

凝聚团队力量,培育学术成果,强化课程体系,创建华文文学研究学术高地。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向

1.华文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以华文报刊、华人学者为中心,依托核心成员的现有课题进行系列研究,同时征集海外华人作家的资料捐献,建设研究资料库。

2.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从语言、创作形态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层面考察华文文学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影响与价值。

3.华语传媒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媒介不仅是华文文学生产、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影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形塑海外中国认知的重要形式,一方面从纵向角度考察现代媒介对华文文学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考察现代传媒传播中华文化的机制与影响。

4.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关系研究。立足时代语境,从文化社会学生角度,考察现当代语境中海内外文学精神与文化思想的互动形态与意义。

(二)研究特色

1.从史料、媒介、时代等角度系统剖析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互动关联,有助于深化华文文学研究,进一步为校外合作提供有效的平台。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与教学相融合,进一步为学校统战部相关工作,以及省市涉侨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四、研究成果概览

(一)学术著作与论文

目前核心团队成员,发表与华文文学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A&HCI收录论文1篇,CSSCI收录论文20篇,另在《人民日报》、《文艺报》、《香港文学》(香港)、《文综》(香港)、《世界日报》(菲律宾)等重要报刊发表相关评论文章若干,在学界有一定影响。代表作如下:

朱云霞:《跨域经验与文学书写:对话新移民作家》,安徽文艺出版社,2020年。

朱云霞:《新移民文学中抗战书写的伦理表达与双重情感》,《文学跨学科研究》,A&HCI收录,2020年。

王丹丹:《台湾外省第二代作家的原乡言说与身份追寻》,《华文文学》,CSSCI2020年。

王丹丹:《文化杂糅视域下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原乡想象书写》,《江西社会科学》,CSSCI2016年。

杜未未:《阿尔巴尼亚情结·异托邦·时间的空间化——陈河小说中世界视野的空间建构路径》,《文艺争鸣》CSSCI2023年第4期。

杜未未:《置死地而生孤勇——张翎创作中的女性书写原点》,《文艺争鸣》CSSCI2019年第8期。

(二)主持的相关项目

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现代传媒与台港澳文学发展研究(在研)

2.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欧美华文报刊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1931-1945)在研

3.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科基金“北美华侨华人左翼文学谱系研究”(在研)

4.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以来海外江苏籍作家资料整理与研究”(在研)

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

6.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世纪台湾文学中的中国书写研究

7.江苏省社科规划项:台湾文学中的家族书写研究(2015-2018

8.校青年教师“启航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比较研究。

(三)已有学术活动

202110月举办“新世纪二十年: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境遇与走向”高端学术论坛,多位学界知名专家参与会议,会议报道由中央级报纸《文艺报》刊发,中国作家网转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教学

中心成员已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海外华人与中华文化》《海外华文学》《台港文学与电影》《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题》。

五、未来工作规划

(一)学术活动开展

每年邀请本领域顶尖学者、新锐学者讲座2次左右;

每年举办学术会议1次;

参与国际学术会议2次;

每年组织研究生创新论坛1次,每年内部交流4次左右。

(二)学术成果积累

项目申请: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

著作出版:3-5年内出版著作两本;

论文发表:每年发表3-5篇学术论文,其中核心论文至少1篇;

中心年报:每年编辑一本中心成果的年报。

五、联络方式

办公地址: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文科楼A603

办公邮箱:yxzhu@cu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