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长廊 > 正文
学术长廊
广西大学赵牧教授为我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2-09-05 作者:

9月2日晚19点,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牧受邀通过腾讯会议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 “国族话语与女体征用——抗战小说中‘贞贞’的命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文系朱云霞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朱云霞老师对赵牧教授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赵老师以抗日战争中受辱女性书写为话题,结合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草明《受辱者》、张秀亚《一段故事的索隐》、田村太次郎《肉体的恶魔》、铁凝《棉花垛》、叶弥《现在》等小说,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创作思潮影响之下受侵犯、受侮辱的女性形象的异同之处。

首先,赵牧教授认为,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女主人公贞贞是战争中受侮辱与受损害的女性的典型,尽管受辱女性为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但受中国传统贞节观的影响,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备受歧视。丁玲用“贞贞”命名一个失去贞洁的女子,体现了传统伦理道德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对抗,企图达到唤起民众的目的,带有极强的启蒙意义。此外,贞贞在某种程度上是丁玲本人的化身,丁玲的部分生平遭遇在贞贞身上得到体现。

其次,赵牧教授由贞贞拓展到现当代文学史上出现的其他受辱女性形象,并为同学们讲述了多个精彩的小说情节。他提到,抗战中女性身体成为工具,投入到国族话语中,承担某种功能。草明的《受辱者》、张秀亚《一段故事的索隐》、由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改编的电影《贞贞》都不约而同安排了受辱女性死亡的结局,其背后离不开“生死是小,失贞是大”的传统思想的桎梏,并企图用受辱女性的死承担某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唤起反抗的意识。而受作家本人的宗教背景,《一段故事的索隐》具有异于其他小说的宗教化色彩。赵老师通过文本对比,认为受不同立场和文化的影响,日本作家田村太次郎《肉体的恶魔》用本国的国族话语描绘战争中受辱的中国女性形象,带有明显的对侵华历史的美化色彩,缺乏对战争的反思。

此外,赵牧教授将铁凝创作的《棉花垛》呼应了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内容,丁玲给贞贞许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铁凝笔下的小臭子却被征用、被欺骗,抹杀掉希望。而江苏作家叶弥创作于1999年的小说《现在》具有后现代反讽、拼贴的特点,对慰安妇历史做出了别具一格的呈现。

讲座最后,赵牧教授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考与探索,并针对线上同学提出的问题作出具体解答。朱云霞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点评,她认为赵牧教授以充实的内容、深刻的观点与轻松的语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富有启发的学术报告。


                                                      作者:庄玮艺